Flu Vaccination Hong Kong
接種最新流感疫苗
  •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因此沒有建議。

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的成因、種類和症狀

胃酸倒流,又稱胃食道逆流病(GERD),是指胃液倒流進入食道,甚至口吐酸水,在香港約有2.5%的人受胃酸倒流影響。胃酸倒流症狀包括胃酸湧上心口、喉嚨或胸口灼熱(火燒心)等,如症狀頻密達每星期1次,或已影響到日常生活,便可能患上「胃酸倒流症」。胃液主要由胃酸和酶組成,當一個人食道括約肌功能出現異常,或受到不良生活習慣影響,胃液就可能逆流回食道,長遠可引致胃潰瘍胃炎甚致胃癌

 

胃酸倒流的成因

  • 食道括約肌長期勞損而失效,變成一道不能關緊的門,胃液因而容易進入食道
  • 肥胖、進食太急太飽、飯後立即睡覺
  • 生活壓力太大
  • 年紀大,消化器官能力減弱
  • 食道因意外受傷發炎,影響正常食道肌肉收縮,例如食道黏膜曾經受腐蝕性液體灼傷﹙多見於自殺者﹚或發炎等,令食道蠕動失調
  • 吸煙導致口水分泌減少,加速胃酸傷害食道
  • 進食過多肥膩或刺激性食物,包括朱古力、咖啡、濃茶和酒,令食道括約肌放鬆,引起失調

胃酸倒流的種類

非侵蝕性逆流:最常見的類型,病人有胃酸逆流的症狀,但在內視鏡檢查中未見黏膜受損現象
侵蝕性食道炎:內視鏡檢查結果顯示食道黏膜有損傷,或酸鹼度分析結果顯示有病理性胃酸倒流症狀疾病
巴洛氏食道症:癌前病變,佔約1%胃酸倒流患者,源於食道長期受到胃酸倒流刺激,引起發炎及潰瘍,下食道黏膜細胞慢慢變成胃部細胞抵抗長期胃酸刺激,患上食道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30倍
                   

                                    

胃酸倒流的症狀

  • 反酸,胃酸湧上心口或喉嚨
  • 在心口中間位置感到灼熱
  • 胸口疼痛或不舒服

胃酸倒流的診斷方法

  • 內視鏡檢查
    利用內視鏡﹙軟管或膠囊狀﹚經口腔或肛門放入體內進行檢查和診斷

  • 食道測壓計
    將幼長如電線的監測儀從鼻孔放進咽喉位置,並與外部儀器連接,監察24小時

  • 24小時活動胃酸監測儀
    將幼長如電線的監測儀從鼻孔放進下食道括約肌,並與外部儀器連接,監察24小時

  • Bravo酸鹼度測量系統
    進行胃鏡的同時,在患者的下食道置入一個微型的pH監測膠囊,以無線電方式將食道的pH值數據發送到小型接收器
  • 電阻抗監測系統
    利用物理學電阻原理,檢測患者胃部和食道胃酸與氣體回流情況

 

胃酸倒流的治療方法

醫生可能會為你提供以下的胃酸倒流解決方法︰

  • 改變生活習慣
  • 制酸劑
  • H2受體抗制劑
  • 質子泵抑制劑 
  • 胃動力促進劑
  • 外科手術

胃酸倒流的預防方法

  • 少食多餐,每餐不要吃得過飽
  • 保持正常體重
  • 避免進食太多油炸、肥膩、辛辣或酸性食物和飲品,如檸檬、薄荷、咖啡、濃茶、酒和朱古力等
  • 進餐後不應立即睡覺、平臥或彎曲身體
  • 睡前4小時勿進食

 

領康醫療建議

胃酸倒流原因大部分源於不良飲食習慣,常見的症狀如火燒心、喉嚨灼痛和胸痛。如胃酸倒流症狀頻密達每星期1次,或已影響到日常生活,便可能患上「胃酸倒流症」。如對胃酸倒流症狀和治療方法有任何疑問,可預約與醫生查詢和檢查。

立即預約

 

閱讀更多

Gastroenterology CTA

參考資料

1.王衛民醫生. 胃食道反流疾病的西醫藥治療. (2015, May). Retrieved from http://cmk.ha.org.hk/docs/default-source/itc2015/05-dr-raymond-wong-(day-2).pdf?sfvrsn=2

2. 腸胃肝臟專科畢耀權醫生. 不良習慣成胃酸倒流高危原因- 晴報- 健康- 腸胃保健. (2019, March 15). - D190315. Retrieved from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297064/

3. Acid reflux. (2016, Augu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qvh.nhs.uk/download/acid-reflux/

4. 功能性腸胃病|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uhkmc.hk/tc/health-corner/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gastroesophageal-acid-reflux-disease-gerd

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

專家, 領康醫療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並非醫學意見。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