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 領康醫療

冠狀病毒:疾病與流行病之分

Written by 領康醫療 | 2021年4月6日

教育與知識是控制傳染病的重要因素。了解流行性疾病與傳染性疾病的分別是關鍵。

更新至2021年4月7日

有傳染性的疾病,其不確定性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問題,兩者完全不同但又緊密相關。

1. 患病過程:這有助於解決以下問題:

    1. 如果我染病,後果會怎樣?

2. 流行病發展過程:這涉及以下問題:

    1. 我有多大可能性會染病?
    2. 情況會轉變嗎?

有關冠狀病毒的更多信息

我們整合了一系列更多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新資訊: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我們知道什麼?

我們將持續通過不同的方式在各地獲取更多的數據和信息,以應對病毒大流行。國際上,醫學研究的資料是公開和共享的。我們會持續更新我們的概要:

疾病:如果我或我的家人受到感染,我們會怎樣?

疫情:我感染此病毒的可能性有多大?染病的風險會變化嗎?

疾病

我們目前對病毒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病毒的發展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潛伏期,患者通常沒有病徵,他們有可能會發現自己感染了病毒,也有可能沒發現。患者在出現症狀之前2-3天可能具有感染性。許多人尚未傳染他人,就已經自我康復了。第二階段,有病徵的輕症患者,病情並不嚴重,大多數人會停留在此階段,之後自我康復。在第三階段,患者會出現越來越嚴重的炎症或感染症狀,尤其涉及肺部。患者會咳嗽,並感到呼吸急促,因為病毒載量的增加。在這個階段,某些患者因為出現過度的免疫反應,從而可能導致「細胞激素風暴」。 這場與病毒作戰的風暴,會導致肺部受損的同時使其他器官受損。這種過激的免疫反應也會影響到血管,血管的免疫反應使血液凝結,損害患者體內的器官。其中一個罕見但重要的例子是兒童川崎病的增加[1]

除了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男性,我們也發現到這種疾病對醫護人員更為嚴重(由於病毒載量),並且與肥胖和貧窮有關。 在英國和美國進行的研究顯示,來自黑人,亞洲人和少數民族(BAME)背景的人的發病率明顯更高。 暫時還不清楚遺傳、經濟和社會因素所產生的影響,但新型冠狀病毒將確切地加劇社會不平等。 貧困與較高的感染率和較差的檢測結果有關係。有一種簡單的假設是,隨著生物學年齡的增加,新型冠狀病毒通常會減弱。重要的是,每個人類個體在生物上的衰老速度不一樣。 我們可以控制一些影響衰老過程的因素。 肥胖,飲食習慣不良,缺乏運動和代謝綜合症使人比實際年紀更衰老,而這情況嚴重惡化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發展。《刺胳針》 (Lancet) 較早的研究對象爲危殆患者,這群病人的年齡中位數為60歲,其中67%為男性。文章作者總結出:在SARS-CoV-2發生的時候,肺炎嚴重程度對在醫院加護病房工作的醫護人員帶來沉重壓力,特別是在人手和資源不足的時候[2]。 在《刺胳針》上的另一篇關於意大利的論文[3]中强調了這一觀點,意大利過去的平均死亡年齡幾為81歲,其中女性83.4歲,男性79.9歲,男女的比例是4:1,其中三分之二死者為吸煙人士或同時患有其他疾病。9 - 11%的病人需要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現在有許多藥物治療的試驗。世衛組織在國際知名的試驗中保有信譽。 一篇《英國醫學期刊》的綜述總結了最新證據[4]。唯一被證明對新冠病毒有效的藥物是地塞米松(一種類固醇),而它僅推薦用於嚴重或高危的疾病。這個發現再次強調了在廣泛推薦藥物治療新疾病之前進行充分研究的重要性。國際上需要更多高質量的同行評審研究,例如在香港進行的干預研究。

測試、追踪、隔離病例及必要時收緊社會距離等措施已證明可以有效控制香港新冠病毒的疫情。然而,這一系列措施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先前,我們將任何傳染病的管理,描述為由病毒本身造成的生命損失(特指衛生系統不堪重負的影響)與由經濟影響造成的損害(包括生命損失)之間取得平衡,而作出的公共衛生措施。疫苗提供的人體免疫是對付新冠疫情的最佳之選,但在選擇新疫苗、批准疫苗的速度及疫苗注射計劃的優先次序之間,仍然需要取得一個平衡。香港政府已宣布採購三種不同的疫苗,這將取決於正在進行的研究的同行評審醫學證據。這是很合理的。除條件因素(包括製造、採購、運輸、冷藏及最終疫苗接種)外,自願性免疫計劃還需要依靠市民對衛生機構的信任。我們撰寫了另一篇與新冠疫苗相關的文章,並會根據未來的醫學證據持續更新此連結

正如我們之前所描述,有關疾病的問題與如果我及我家人受到感染應怎樣處理的問題有所關連。當中涉及「如果」的問題。為了了解此類問題的風險,我們需要將這些風險替換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更多資訊,當我們面對不確定問題時,我們應該找出影響風險的關鍵因素。分析這些關鍵因素可以使我們需要更加了解疫情。

流行病發展過程 

要了解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我們就要了解今次的疫情。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解釋了公共衛生措施的概要

在任何傳染性病毒中,以下因素都會影響該流行病的規模:

  • 傳播方式
  • 潛伏期
  • 潛伏期間的傳染性
  • 個人和人口免疫

這些因素最終導致每種疾病的基本繁殖數R0。衡量該數字是患者平均感染了多少人。如果數字小於1,該流行病將死亡(這意味著平均每個感染者傳染少於一人)。如果此數字大於1,則該傳染病的傳染力強。 較高的R0值代表著較高的傳染力。如隔離,戴口罩,洗手及學校停課等社交限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R0傳播率至1以下,我們就可以盡最大的努力消滅病毒。我們現在有充分的證據支持,社會距離的公共衛生控制可以減少R0並控制流行病的傳播。 平衡公共衛生成本和收益之間的將是控制流行病的關鍵。 在這裡[5]可查看香港大學量度香港的R0。這是實時衡量香港現行公共衛生措施影響的良好方法。

了解疫情是靠著數學與數據。我們應觀察案例的變化並不只限於確診病例的人數。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每天都會增加。比例的變化才可以告訴我們疫情在加劇或減慢。疫情圖表可以告訴我們哪裏的疫情更加嚴重,哪裏的確診案例在增加還是減少,從而作出風險評估。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國家,我們需要觀察的不僅僅是確診數字的多少,更需要觀察確診案例所涉及的群組。死亡人數只是一個滯後的指標,人們需要生病後才能被確診,隨後痊愈或死亡。

圖1:直至2021年4月3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每周通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圖表[6]

圖2自2020年1月12日以來中國每周新增的確診個案數目(包括湖北省自2021年4月3日臨床診斷出的病例)

圖3自2020年1月12日廣東省每周新增的確診個案數目

圖4:自2020年1月12日韓國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

圖5:自2020年1月12日本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

圖6:自2020年1月12日意大利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

圖7:自2020年1月12日伊朗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

圖8:自2020年1月12日法國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

圖9:自2020年1月12日德國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

圖10:自2020年1月12日西班牙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自2020年4月26日起,西班牙僅報告PCR測試陽性的病例結果,降低了12130個確診病例。

圖11:自2020年1月12日英國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

圖12:自2020年1月12日美國每周報告的新確診病例數

最終這次疾病對人口的影響將由疫情的發展帶動。正如之前討論,過度專注於疫情本身有機會增加真實的風險及顯著增加憂慮。

我們將會根據可用數據與資訊更改持續更新文章。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1. Verdoni, L., Mazza, A., Gervasoni, A., Martelli, L., Ruggeri, M., Ciuffreda, M., . . . D'Antiga, L. (2020, May 13). An outbreak of severe Kawasaki-like disease at the Italian epicentre of the SARS-CoV-2 epidemic: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Retrieved September 07, 2020, from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1103-X/fulltext

2. Yang, X., Yu, Y., Xu, J., Shu, H., Xia, J., Liu, H., . . . Shang, Y. (2020, February 24).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SARS-CoV-2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single-centered,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Retrieved September 07, 2020, from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res/article/PIIS2213-2600(20)30079-5/fulltext

3. Remuzzi, A., & Remuzzi, G. (2020, March 13). COVID-19 and Italy: What next? Retrieved September 07, 2020, from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627-9/fulltext

4. Siemieniuk et al. (2020, September 04). A living WHO guideline on drugs for COVID-19. Retrieved December 21, 2020 from https://www.bmj.com/content/370/bmj.m3379 

5. Real-time dashboard. (n.d.). Retrieved September 07, 2020, from https://covid19.sph.hku.hk/

6. WHO. (n.d.).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Situation Reports. Retrieved April 7, 2021, from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situation-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