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構造複雜,你曾否想過身體如何產生各種情緒?多巴胺(Dopamine) 就是其中一種元素。就如血清素般(但功能有一點不同),多巴胺其實是體內自然產生的神經傳導物質,影響體內多種神經和大腦功能,包括情緒、睡眠、記憶、學習和注意力,甚至控制身體動作都受它影響。當身體釋放大量多巴胺,我們就會感受到歡愉和受鼓勵的感覺,從而激勵身體重複特定行為[1][2]。因此維持正常的多巴胺水平是很重要的。
多巴胺有多大影響力?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多巴胺還會影響以下身體功能:
生理方面
- 血液循環
- 消化系統
- 心臟和腎功能
- 處理痛感
- 胰臟功能和胰島素調節
心理方面
想快樂一點?提升多巴胺水平的簡單方法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做運動可提升多巴胺水平,事實上是正確的:除此之外,說不定在日常生活中你已有可助提升多巴胺水平的習慣,來檢視一下:
- 進食大量蛋白質:構成蛋白質的其中一種名為酪氨酸(Tyrosine)的胺基酸有助身體製造多巴胺,而酪氨酸是由另一種名為苯丙氨酸 (Tyrosine) 組成,而酪氨酸和苯丙氨都可在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例如火雞肉、牛肉、雞蛋、奶製品、大豆等中找到。研究指[3][4][5],攝取多點酪氨酸和苯丙氨可提升多巴胺水平,從而促進深度思考和改善記憶力。
- 吃少點含飽和脂肪的食物:有研究指[6],與從不飽和脂肪中攝取等量卡路里的老鼠相比,從飽和脂肪中攝取 50% 的卡路里的老鼠,減少了大腦控制受鼓勵感覺區域中多巴胺信號傳導。
- 吃含益生菌的食物:多年來,科學家發現腸道和大腦有著密切關係[7]。而益生菌補充劑與改善人類和動物的情緒有關,但業界依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益生菌是否有助體內產生多巴胺。
- 睡眠充足:從動物研究反映,身體會在早上起床時釋出大量多巴胺,到晚上接近睡覺時間多巴胺水平會自然下降。而睡眠不足便會干擾這個自然規律,當人們熬夜時,大腦中多巴胺受體會在第二天早上會急劇減少[8]。因此有規律而高質量的睡眠可能有助於保持多巴胺水平的平衡,並有助保持警覺性。
- 聽音樂:多個腦部掃描研究發現,聽音樂可增加腦部中負責歡愉和受鼓勵感覺部分的活動,從而影響多巴胺水平,亦有研究指聆聽令人放鬆的純音樂可提升多巴胺水平9%[9]。
- 冥想:這種身心靈練習旨在讓自己清空思緒、專注內在和讓想法沒有批判的情況下自由流動。有研究指,相比只是靜止身體,冥想1小時可提升多巴胺水平達64% [10]。
- 吸收足夠陽光:眾所周知,陽光照射時間會影響促進情緒的神經遞質水平,包括多巴胺,而人體吸收的陽光越多,多巴胺便會增加,當然也要注意不要吸收過量以防皮膚受損。
- 服用營養補充劑:身體需要多種維他命和礦物質製造多巴胺,包括鐵、菸酸、葉酸和維他命 B6,如身體缺乏這些元素,便可能需要服用營養補充劑補充。
多巴胺失調時要知道的事
既然多巴胺如此重要,那麼如果多巴胺水平過高或過低的話,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會受影響。如果多巴胺不足的話,身體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體力和肌肉:肌肉痙攣、痙攣、僵硬或震顫、疼痛、失去平衡
- 飲食/腸胃問題:便秘、進食和吞嚥困難、胃食管反流病(GERD)
- 呼吸問題:頻繁肺炎
- 精神狀態:感到疲倦、睡眠困難或睡眠障礙、無法集中注意力、動作或說話比平時慢
- 體重變化
- 情緒波動:包括情緒低落、感到莫名的悲傷或流淚、絕望、內疚、焦慮、自尊心低、有自殺或自殘念頭、出現幻覺、妄想、性慾低下和缺乏洞察力或自我意識
嚴重的話,更會患上以下疾病:
那麼怎樣才能判斷多巴胺失調?
目前沒有直接可靠的方法量度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但有一些間接方法可以確定多巴胺水平有否失衡。 醫生可以測試多巴胺轉運蛋白的密度,這項測試是注射與多巴胺轉運蛋白結合的放射性物質,讓醫生可以使用掃描器測量。
醫生也會查看一個人的症狀、生活方式因素和病歷,以確定他們是否患有與多巴胺水平低有關的疾病。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Healthline. How Does Dopamine Affect the Body? (November 5 201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opamine-effects
Healthline. 10 Best Ways to Increase Dopamine Levels Naturally. (May 10 201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how-to-increase-dopamine#TOC_TITLE_HDR_6
Medical News Today. Dopamine deficiency: What you need to know. (January 17 201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