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卵巢囊腫和多囊卵巢症在某些情況下會有類似症狀,但是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病症。女士可以患有多發卵巢囊腫,但沒有患上多囊卵巢症,另外,卵巢同時有多發卵巢囊腫也可是多囊卵巢症的徵兆。究竟兩者有甚麼分別?醫生會怎樣治療卵巢囊腫和多囊卵巢症?
多囊卵巢症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是一種損害卵巢功能的內分泌失調病症。達到生育年齡的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症是頗為常見的。 根據對 43 項研究多囊卵巢症的綜合分析,估計多囊卵巢症的患病率約為 6-10%。1
多囊卵巢症患者經常出現荷爾蒙失調,會產生大量的雄激素。荷爾蒙失衡會影響卵巢產生雌激素和孕激素。這兩種荷爾蒙對維持經期正常運作極為重要。因此,患者的經期變得混亂,導致月經不調或經血變少。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多囊卵巢症的確實成因依然未明,但不少人認為荷爾蒙失衡是多囊卵巢症的主要成因。2 有研究指胰島素抗阻和多囊卵巢症有關。3 多個使胰島素抗阻惡化的風險因素中,肥胖是最。胰島素抗阻,尤其是肥胖患者,可導致糖尿病、脂肪肝和阻塞性睡眠窒息症。這些病症都會增加患上多囊卵巢症的風險。
根據最常使用的多囊卵巢症診斷標準:鹿特丹診斷標準 (Rotterdam Criteria) ,只要符合以下2個情況就可以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4
與雄激素分泌過多相關的症狀包括雄性禿髮、暗瘡和多毛症,即像男性般毛髮過於濃密,通常見於上唇、下巴、胸部和下腹部,但是多毛症的嚴重程度因種族而異。
多囊卵巢症的主要治療目標包括控制與雄激素過高相關的症狀、潛在的代謝異常以及降低患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醫生也會根據多囊卵巢症患者的懷孕意願,個人化制定治療計劃,通常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
總括來說,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和多做運動以減低體重,通常是有肥胖問題或肥胖的多囊卵巢症患者採取的第1步。這樣會舒緩雄激素過高所帶來的症狀、胰島素抗阻和提高受孕的機會。儘管改善多毛症的研究有限,但即使體重只是下降 5-10%也可以恢復排卵週期。
醫生可能建議藥物治療多囊卵巢症,以調整月經週期、排卵期、 提高受孕機會,並降低胰島素抗阻的風險。 一些常用的處方藥包括:5
避孕藥有助平衡體內荷爾蒙,改善月經不調和其他排卵問題。避孕藥也可改善患有多囊卵巢症時出現的暗瘡和體毛過盛情況。長期荷爾蒙失調會導致子宮內膜癌,可見平衡荷爾蒙至關重要。
二甲雙胍減少與胰島素抗阻相關的併發症。 它使大約 30% 到 50% 的 PCOS 女性恢復排卵期。 它通常作為第二線治療。
對於想懷孕的多囊卵巢症患者,他們也可服用各種類型的藥物來促進排卵。 醫生可能會處方不同類型的藥物幫助子宮排卵,並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來決定給予哪種藥物,每種藥物都有其自身的風險和效益。
多囊卵巢症的病徵之一是毛髮過盛。 某些藥物,醫生可能處方避孕藥或抗雄激素藥給多囊卵巢症患者,以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毛髮生長。
當患者改變生活習慣和嘗試藥物治療後仍不能順利排卵,患者可以考慮進行手術。 卵巢多囊症打孔術(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LOD),包括加熱卵巢內部或激光治療,以幫助減少體內雄激素。 不過,考慮到外科手術的風險,藥物治療在這方面較進行手術優勝。
卵巢囊腫是指卵巢上長出充滿液體的腫囊,這些腫囊可能會破裂並導致突然、劇烈的腹痛和出血。 卵巢囊腫在月經規律的女性中很常見。 有時,卵巢囊腫可能根本沒有任何症狀。 卵巢囊腫可能是「功能性」,卵泡在月經週期發育但不會破裂釋放卵子。 除了嚴重的盆腔感染外,卵巢囊腫也可能由卵巢中的異常細胞生長引起,包括良性和癌性。
患上卵巢囊腫通常沒有症狀。一些卵巢囊腫患者的下腹長有卵巢囊腫的一邊會反覆隱隱作痛。不過,如果囊腫破裂後,卵巢囊腫的症狀會變得嚴重,包括以下症狀:
出現上述症狀需要去看醫生,以排除與卵巢囊腫相關的併發症。 然後,醫生通常會進行超聲波檢查以查看卵巢並確認患上卵巢囊腫。 此外,檢查荷爾蒙失調和 CA-125 的血液檢查可以提供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卵巢癌可能性的更多信息。 由於這些不是常規檢查,醫生將根據病歷和基本身體狀況評估決定最終進行哪些檢查。
卵巢囊腫的治療不必在確診後立即展開。 醫生可能會建議在開始治療之前等待一段時間,因為大多數卵巢囊腫屬於功能性囊腫,會自行消退。卵巢囊腫的治療方案取決於以下標準:6
經過仔細評估以上標準,醫生可能考慮以下治療方法:6
多囊卵巢症屬於一種代謝紊亂,與荷爾蒙失調、雄激素過多和排卵問題有關。 卵巢囊腫則是指卵巢中長出充滿液體的囊,不一定會改變排卵過程。 兩種病症可以沒有症狀,也沒有其他相關併發症。
多囊卵巢症和卵巢囊腫是兩種不同的病症,但是人們很容易混淆兩者。了解它們之間的分別是很重要。 如果你出現上述任何症狀,我們建議你去看婦科醫生或家庭醫生。 這些病症可能是婦科或代謝紊亂,也可能沒什麼好擔心的,但去看醫生會讓你安心一點。
Bozdag, G., Mumusoglu, S., Zengin, D., Karabulut, E., & Yildiz, B. O. (2016). The prevalence and phenotypic feature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uman Reproduction, 31(12), 2841-2855.
González, F., Considine, R., Abdelhadi, O., & Acton, A. (2019, March 1). Saturated fat ingestion promotes lipopolysaccharide-mediated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Retrieved March 09, 2021,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590569.
NHS. (n.d.). NHS -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 Causes. Retrieved March 09, 2021, from https://www.nhs.uk/conditions/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causes/.
Rotterdam ESHRE/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 (2004).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Human reproduction, 19(1), 41-47.
Yau, T. T., Ng, N. Y., Cheung, L., & Ma, R. C. (2017).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common reproductive syndrome with long-term metabolic consequences. 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 doi:10.12809/hkmj176308
NHS. (n.d.). NHS - Ovarian Cyst - Treatment. Retrieved March 09, 2021, from https://www.nhs.uk/conditions/ovarian-cyst/treat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