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 領康醫療

論流行疾病的風險:我的經驗之談

Written by 領康醫療 | 2020年2月5日

歐德維醫生撰寫

1986
年,我還是心肺科的初級醫生。那時候,有一種由愛滋病引致的肺炎個案開始增加,大眾因而變得焦慮。同志群體被標籤為新病毒傳播的源頭,傳媒更稱這場為「同性戀瘟疫」。同年,我參加了一場會議,會上有位資深愛滋病專家預測新病毒會在2000年奪去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命。幸好,他錯了。

不過,那位專家錯誤預測的原因,對2003年面對沙士肆虐及至今天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我們仍然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按此可參閱更多有關對流行病數據進行早期預測的困難。

我在另一篇文章提到, 要真正理解新的傳染病,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圍繞在疾病和流行病周邊的不確定因素。大眾很容易將疾病的傳染性及其嚴重程度混為一談,但這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其實在處理不一樣的問題:

  1. 有關疾病的資訊主要回應這類問題:要是我和我的家人染上這個病時會有甚麼症狀?

  2. 有關流行病的資訊主要回應這類問題:這個病有多大機會影響我?它影響我的風險會隨時間增加或減少嗎?(這就是一條關於染病風險的問題。)

我們似乎有意無意的會擴大了某些恐懼,把嚴重性與風險混為一談,並讓這個概念在腦袋裡紮根。

試想像一下我們對遭受鯊魚攻擊的恐懼:受到鯊魚攻擊而死亡的個案最高紀錄的一年有98宗,與每年因為蚊子而引致死亡的100萬人(世界衛生組織數據)1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人類的後代會因為演化而學會避免與蜘蛛和蛇接觸,這在直覺上是合乎邏輯的,所以我們對於流行病的恐懼也可能是源於類似的原始因素。歷史上出現的流行病所帶來的教訓也許已植根於人類的認知,也可能未必,但它無疑已被融入社會大眾的論述中。

媒體透過文字來助長這種謬誤,嘗試用「奪命狂車」或「奪魂的士」等字詞代替「殺人病毒」或「致命疾病」。流行病的風險當然會隨時間出現變化,在撰寫本文的過去兩個月,中國因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的人數為6,461,而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約125萬(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若要用一個比較中肯的基準來衡量風險,該基準將會是由今年冬天至今,在美國22,000-55,000的流感死亡人數2。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這個似乎已經紮根的心理問題呢?

焦慮症的流行

焦慮症的傳染性比冠狀病毒更高。對事情的不確定以及缺乏控制力是導致焦慮的主因。常見的焦慮狀態主要通過思考一些災難場景並對事件作負面詮釋。

焦慮症的治療方法包括改變負面思考的傾向,這意味著挑戰一貫的思維模式並嘗試為發生的事尋找其他解釋。資訊和教育是消除焦慮症的有效方法。它們提供一個基礎讓我們得以重新建立控制能力。

我們對處於壓力狀態下做出決策的認知,有紮實的證據基礎。行為經濟學理論增加了我們對思考過程的理解,亦使我們預期到當中有機會出現非理性想的可能。教育和資訊有助控制焦慮思想,使我們作出更好的決策。

這跟新型冠狀病毒有什麼關係?

我認為與1980年代的HIV2003年的SARS一樣,只要有足夠和平衡的資訊,大眾對當前的狀況就可能不會如此焦急。

我總結了我們對以下兩方面日漸增加的理解:

  1. 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

  2. 流行病

這是摘要表的一部分,將不斷更新並加入新的數據。

當前流行病的發展顯示疾病可能繼續以群體式發生。我們能預視更多新病例,甚至是更多的死亡個案。這是預料之中的,並隨著流行的發展而被廣泛理解。嘗試將個案數字與基準進行比較,這樣可以更有效地評估不斷變化的風險。例如,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指出今年冬天美國每天有90-220人死於流感,即可合理地預期中國每天的死亡人數為300-700。

在接下來的幾週,我們將積累更多數據和提高它的準確度。不過,矛盾的是,這疾病越趨廣泛,病情的嚴重性其實就越輕,死亡率亦會有下降的趨勢,而疾病的嚴重性看起來亦會比最初認為的輕——除了某些體弱人群外。大多數病例涉及年長的患者並以男性居多,大多數患者同時身患其他疾病。

我重申,冠狀病毒不同於流行性感冒。因為面對流感,我們不但有預防疫苗,亦有治療方法。不過,當我們擁有一個可以鞏固分析的基準時,就能改善決策。因此,以流行性感冒的數據作為基準,去分析當前冠狀病毒的趨勢,它當然看起來比流感更嚴重-至少對於很多患者而言。不過,隨著證據的累積,情況可能會改變(取決於輕度病例的數量,冠狀病毒的嚴重性最終可能會跟流感相同,甚至更輕)。跟流感一樣,它主要影響身患其他疾病的長者。而你受感染的可能性將取決於它的流行程度。目前,與今年冬天至今估計的36-51百萬流感病例相比,164,526例這數字仍然很少。當然,數字會改變、數量亦會增加。而它變化的速度將為我們提供一個客觀分析風險的基礎。

這是對全球嚴重的健康威脅,即使疾病的嚴重程度可以低於人們最初的想像,它依舊會為醫療資源帶來沉重負擔。早期的公共衛生措施可以大大延遲或阻止疾病發展至衛生系統欠佳的社區。

以上意見是根據本人在香港從醫30年的經驗、及從現有文獻歸納所出。流行病的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隨著更多証據累積,我將不斷更新摘要表,並加入學術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1. Who.int. (n.d). Mosquito-borne disease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neglected_diseases/vector_ecology/mosquito-borne-diseases/en/ [Accessed 5 Feb. 2020].

2. Who.int. (n.d). Road traffic death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gho/road_safety/mortality/en/ [Accessed 5 Feb. 2020].

3. Preliminary In-Season 2019-2020 Flu Burden Estimates. (2020). Retrieved 5 February 2020, from https://www.cdc.gov/flu/about/burden/preliminary-in-season-estimate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