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至今,除了因新型冠狀病毒而引致的傳染性流行病外,另一流行病亦已悄然而至,那便是涵蓋範圍更廣的焦慮情緒。若我們不好好處理此問題,任由焦慮情緒在社區內持續擴散,便會嚴重影響更多人的身心健康。
面對新冠疫情,我們理所當然的會感到焦慮和擔憂,因為我們至今仍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所有資訊。儘管我們知道接種疫苗能有效保護我們免受嚴重併發症影響,但由於新冠病毒不斷突變,包括先後出現的Alpha、Beta、Delta、Omicron 等變種病毒,及大眾對新冠後遺症(「長新冠」)缺乏研究和認識,焦慮情緒就會油然而生。
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的事情,我們偏向先做好準備,並適時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因此,當我們無法提前做好準備時,便是焦慮情緒來襲之時。然而,在準備階段,過度尋求資訊可能會弄巧成拙,助長焦慮感。
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新冠病毒的資訊日新月異。儘管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先後發佈不少關於新冠病毒的資訊、新聞和短片,網絡上仍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真假資訊。被資訊淹沒的同時,我們便會忽略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掌握太多資訊的同時,我們便會忘記驗證資訊真偽。與此同時,很多人便會在沒有驗證資訊真偽前,即時將消息分享給朋友、家人,令消息一傳十 ,十傳百的迅速擴散。若消息是真的,那當然是件好事。不過,若傳播的是假消息,那便有機會造成社會恐慌。例如,傳播有關食物與家庭用品即將缺貨的傳聞,便會出現市民「搶糧」、囤積日月品等的恐慌性搶購行為。在這動盪不安的環境,假消息的傳播只會引起不安情緒,甚至會將市民困入負面情緒中。
此外,這些假消息、假新聞不但不能消除不確定性,更助長了不確定性。由於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接收資訊後作即時回應,如購買糧食及日用品,此時,這些人或會產生「災難化思維」,聯想出「假如」的最壞結果,例如:「假如我或我身邊的人感染了病毒……」、「假如我死了……」、「假如貨架上什麽食物也沒有了......」等負面想法。
當我們感到受威脅、擔心或憂慮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便會作出反應,使我們頓時感到更加焦慮。
不論問題是否屬實,事情是否想像中的差,我們的大腦也會視之為致命威脅,並進入「戰鬥或逃跑」模式,一種將大腦和身體迅速進入警戒狀態,及為生存作準備的機能反應。腎上腺素的釋放亦會令我們感到緊張、有壓力、肌肉繃緊,思緒翻騰和心跳加快。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根本無法清晰地思考,更諻論過濾與威脅無關的信息。因此,「災難化思維」對我們的身心而言,可謂百害而無一利。而「災難化思維」伴隨的「假如」想法,和為所有事情作最壞打算,只會對前景和未來感到更徬徨無助和迷茫不安,從而將焦慮情緒無限放大,久而久之形成焦慮症。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若出現憂慮和不安情緒都屬正常現象,只要你並不是過度擔憂並受負面情緒佔據生活便可。適當的憂慮能帶來危機感,有助你採取適合的行動去防止病毒感染和傳播,同時防止焦慮情緒蔓延。因為,負面情緒來襲時,我們應正面面對,無需過分擔心或處理假想中的最壞情况。
試想一下,如果你一直處在焦慮不安的情緒中,你還會感到快樂或安寧嗎?當然不行。所以,當你下一次正準備陷入焦慮情緒時,先想一下你將會錯過什麽,然後再問自己,「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