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 領康醫療

香港抗疫下一步:動態清零還是緩疫? | 領康醫療

Written by 領康醫療 | 2022年2月17日

歐德維醫生撰寫

答案:緩疫不單只是最理性的選項,也是唯一的選項。

在早前兩篇文章,我曾提出Omicron會否改變本港公共衛生政策;在第二篇文章我提出 抗疫政策plan B 應該是怎樣。

在此期間疫情持續惡化,確診個案在約3天內倍增,當局落實了數項政策改變,雖然有關說法繼續圍繞「動態清零」,實際上措施主要都集中在緩疫,我們應怎樣理解這明顯的衝突?

消滅還是緩疫

在疫情大流行早期,全球各國主要實行兩大策略。

    1. 消滅亦即是零確診:這種方式重點放在減少當地確診個案;檢測、追蹤和較長檢疫時間。
    2. 張弛有道:這種方式會跟隨疫情起伏增加或減少防疫措施,志在減少醫療系統壓力,有關措施在不同國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在疫苗面世以前,上述兩種策略是唯一可行的措施,我們現時有非常好的證據證明,零確診曾是最理想的措施。採取零確診政策的國家因疫情離世的死亡率明顯較低,但與此同時,政策對日常生活和保留經濟活動的打擊亦較高。

而當有效疫苗面世後,第三種選擇亦油然而生 ,亦即是提高人口接種疫苗比率,特別是由最高風險的弱勢組群開始,繼而利用防疫措施緩和最後一波疫情,以過渡致可控小規模流行和與病毒共存。新加坡正正在清零政策後採取了相關緩疫措施;丹麥近日亦由原本張弛有度政策轉成取消所有剩餘的防疫政策。

圖表1: 展示累積每100萬人中的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數

哪種是最好的政策?

起初對香港來說消滅病毒是最好的政策,但當有效疫苗可給供應後,負面的解說和圍繞零確診的政策,對疫苗接種率特別是針對弱勢群組帶來了不利影響,有關零風險的訊息不單沒有科學根據,而且矛盾地增加了對公眾健康的風險。

最近的防疫政策會短期內增加隔離期間受感染,長遠來說,香港應轉為唯一優先的抗疫政策,即是增加老弱群組的接種率。 

- 香港現時的21天檢疫隔離政策有沒有充分理據支持? (於 2021年10月撰寫)

撇除怪罪機組人員以至倉鼠,有關政策毫無科學根據,僅以審慎之名嘗試合理化,最終招致第5波疫情。

在最早期,消滅病毒曾是最好的政策,但到了某個階段,就公共衛生和健康而言,消滅疫症的代價已超越了緩疫政策。可能對中國來說,因應當地政治體制加上其精準檢測、追蹤和隔離能力,消滅病毒仍是最好的政策。我個人認為,香港在2021年年中至年尾,消滅病毒的代價已超過了其好處。

沿用目前的政策,我們有可能回到零確診嗎?

答案:不可能

香港大學近日發佈了研究,以數學模型推算有關Omicron對香港疫情可能造成的影響。港大擁有世界知名的疾病數學模型專家,但最重要是我們應了解到,數學模型是用作評估在不同情況下的影響,而非用作提倡特別某項政策;數學模型的結果會因應輸入的資料而改變,相關研究可在此瀏覽

總結來說,該數學模型推算香港疫情很可能會在3月中達至高峰,如繼續沿用現時的社交距離措施,在6月底前預計會有約1000宗死亡個案;如我們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至早前的程度,死亡個案很可能飆升到3000至5000宗,甚至如醫療系統超出負荷,死亡個案可能增至7000宗。在疫情高峰期,大量市民將會因感染或檢疫而被隔離。

該研究亦考慮到城市一旦封城的情況,這也變成了媒體的焦點。我個人的分析是,即使沿用研究的數據,封城都只會是浪費時間,很難成功,遑論亦已經太遲,不符合對香港市民大眾健康的利益。

我也很難看好近來建議的全城檢疫。而且有可能在正式刊憲時便已度過確診的高峯期。無論如何,將資源轉移到廣泛的快速檢測上會更有效地舒緩疫情,甚至可以令學校恢復面對面授課,就如我們跟高本恩教授在最近一集的 Podcast曾解釋過。

我們已轉為緩疫了嗎?

在上一篇文章我提到以下條件是組成Plan B的元素:

    1. 積極溝通
    2. 提高弱勢群組的疫苗接種率
    3. 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4. 逐漸將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轉為家居檢疫
    5. 轉為使用快速測試

隨後政府的確有增加社交距離措施並加入疫苗護照,部分程度是希望推高疫苗接種率,疫苗亦可供小朋友接種。當局亦與中國達成協議,中方同意提供大量快速測試。

總括而言,雖然當局解說仍然圍繞動態清零,但實際政策已傾向緩疫。

如何命名抗疫策略重要嗎?

答案:重要

任何公共衛生政策首要前設是定義公共衛生目標,制定策略去實現相關目標,繼而積極傳達達到目標所需要的行動。未能清晰定義和解釋政策,很可能為公眾健康帶來危害。

舉例來說,在消滅病毒的策略中,將沒有病徵的病人留在醫院以減少社區傳播是合理的;在緩疫政策中,我們卻要讓醫院準備接收有病徵病人,這看似違反常理,但在疫情大流行中,除非他們需要接受治療,我們最不希望確診患者留院,而大部分人其實都可留家自我監管病情。

大部分人排隊等候強制檢測,加上一些快速檢測呈陽性的病人被送往醫院,兩者都大幅增加疫情繼續擴散的風險。我們已看到醫療人員染病和被隔離的數量明顯增加,如不改變政策,醫療系統顯然難以維持。

積極溝通在我的Plan b排列第1是有其原因的,因它會推動所有其他事發生,我們現在正站在十字路口,一邊做著一件事,一邊說其他事不可行。

緩疫政策會否增加死亡率?

答案:不會,緩疫的重點是集中我們的精力、資源和力量去減少傷害。

我曾聽到一些官員指出香港重視人命,不希望情況演變像美國那樣。我認同這說法,但這種解說也展示了我們對剩餘選項的誤解,某程度上正正反映了不就零確診計劃出路的危險。提出有關將新冠病毒永遠趕離我們城市就能拯救生命是不誠實的,人們將會死去,問題是我們如何減少疫症為整體人口帶來的傷害。我們應該將自己與新加坡對比,再問到底是動態清零還是積極緩疫更可能為我們帶來較好的結果。我肯定,轉向緩疫能為大眾帶來最佳利益。

對人口大部分人來說,新冠疫症是輕度疾病,《刺針》近日一項研究指出,9成確診個案都無病徵,大部分有病徵個案亦僅介乎類似輕度感冒或嚴重流感。[1]

我不是要輕視新冠病毒的重要性,因Omicron對全球最大的威脅不是其病毒的嚴重性,而是其極端感染力所引發更大規模的新一波疫情。從人口層面來看,對公眾健康的最大威脅是醫療系統的崩潰,在此情況下所有年齡層的死亡率都會提升。市民不單止因感染Omicron,亦會因心臟病、哮喘等可醫治的疾病而死亡。此外,若有醫護人員或重要崗位人員受到感染需接受隔離,Omicron亦會為健康和運輸系統帶來巨大威脅。故此,公共衛生首要目標是要保護以上的系統。

緊急的首要工作是要把無症狀和輕症患者送回家中休養,或者家居環境不許可的話,可把他們送往政府隔離設施。最近從新聞看到的畫面:患者擠滿醫院門外等候入院,是會引起不安和焦慮情緒。 現在醫院床位緊張,部分原因是他們讓不需要入院的人入院。但是接下來數星期, 醫院將會住滿真正需要住院的患者。在新冠疫情中,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干預政策是提高弱勢社群的疫苗接種率,我們從國際許多研究都能得出有力證據。影響人口健康的不是我們接種疫苗的絕對數量,而是確保弱勢群組有最高的疫苗接種率。港大的數學模型研究亦強調,盡快為最脆弱的群組接種疫苗仍是我們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為了達到此目標,我們需要從積極主動溝通緩疫政策開始。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1. Murray, C. J. L. (2022, January 29). Covid-19 will continue but the end of the pandemic is near. Lancet (London, England). Retrieved February 17, 2022,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76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