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 Vaccination Hong Kong
接種最新流感疫苗
  •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因此沒有建議。

褥瘡(壓瘡)

褥瘡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褥瘡,又稱壓瘡,是由於長時間接觸堅硬表面導致皮膚和底層組織受損的一種病變。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長期臥床、坐輪椅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的人群中。褥瘡好發處多在皮膚長期受壓的部位,如臀部、背部、肘部和腳跟。褥瘡的形成是因為皮膚和底層組織因缺乏足夠的血液供應,導致組織壞死和潰爛。

褥瘡的成因

褥瘡的主要成因包括:

  1. 持續壓力:長時間的持續壓力會減少皮膚和底層組織的血液供應,導致缺氧和營養不良,最終引發組織死亡/壞死。
  2. 剪切力:當身體在床上滑動或移動時,皮膚與底層組織之間會產生剪切力,這種力會破壞組織結構,增加褥瘡風險。
  3. 摩擦力:皮膚與床單或衣物之間的摩擦會損傷皮膚表層,特別是對於皮膚較薄、較脆弱的人群,摩擦力容易引發褥瘡。

 

褥瘡好發族群

長期臥床的病人

一些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如中風柏金遜症、癌症病人等,他們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導致某些部位持續受壓,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形成褥瘡。

老年人

老年人皮膚脆弱,活動能力下降,營養不良,使他們更容易罹患褥瘡。

行動不便者

如截肢或癱瘓、骨折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因活動受限,容易在長時間壓迫下形成褥瘡。

營養不良者

營養不良或血液循環差會影響皮膚和組織的健康,降低其氧合、營養吸收和修復能力。心血管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會增加患褥瘡風險。

其他高危人群

肥胖者、失禁病人和糖尿病患者也容易罹患褥瘡,因為這些情況會增加皮膚壓力和損傷風險。

褥瘡的症狀及分級

褥瘡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四級:

  1. 第一級
    • 表現為皮膚表面紅腫(像曬傷一樣),但沒有破損。
    • 皮膚觸感較硬,溫度較高或較低。
    • 可能會感到疼痛或瘙癢。
  2. 第二級
    • 皮膚表面出現淺表性潰瘍或水泡。
    • 皮膚損傷涉及表皮和真皮層。
    • 受損區域可能會滲出液體。
  3. 第三級
    • 皮膚出現深層潰瘍,涉及皮下組織。
    • 潰瘍區域可能出現壞死組織。
    • 受損區域可能會有分泌物或感染跡象。
  4. 第四級
    • 潰瘍深達肌肉、骨骼或支撐組織。
    • 可能出現大面積的壞死組織。
    • 潰瘍區域高度易感染,可能有嚴重的分泌物或異味。

 

若發現患上褥瘡而不及時處理,則有機會引起併發症,如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壞死性筋膜炎、鱗狀細胞癌(皮膚癌的一種)、膿毒症等嚴重病症。

 

褥瘡的處理及護理方法

  1. 定期翻身:對於長期臥床的患者,應每兩小時翻身一次,以減少持續壓力對皮膚的影響。
  2. 使用減壓墊:減壓墊和減壓床墊可以有效分散壓力,減少皮膚受壓部位的負擔。
  3. 保持皮膚清潔和適當濕潤:定期更換床單和衣物,保持皮膚清潔和最佳的濕潤度,以盡量減少與濕氣相關的過度皮膚損傷。建議乾性皮膚人士可使用乳液和保濕霜,以保持適當的皮膚柔軟度。
  4. 良好營養:在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微量營養素(如鐵和鋅)和維他命,以促進皮膚和組織修復。
  5. 鼓勵和促進呼吸系統健康:深呼吸和肺部鍛煉,以提高肺部順應性,以及健康的氧氣和氣體交換,從而更好地組織氧合,預防肺不張(Atelectasis,又稱肺段塌陷)和肺炎

 

褥瘡的治療

1. 清潔和敷料:

    • 清潔傷口:使用生理鹽水或專用傷口清潔劑輕柔地清潔褥瘡區域,去除壞死組織和分泌物。確保為患者提供充分的鎮痛及疼痛緩解。
    • 敷料:根據褥瘡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敷料,如泡沫敷料、薄膜、紗布等,這些敷料可以保持傷口濕潤,促進合。

    2. 去除壞死組織:

    • 自溶性清創:使用敷料和藥物軟化壞死組織,使其自然脫落。
    • 外科清創:由醫護人員使用手術工具去除壞死組織,這種方法適用於嚴重的壞死組織。這通常是在門診或手術室,並配合麻醉完成。

    3. 藥物治療:

    • 如果褥瘡感染,可能需要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醫生會根據感染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 止痛消炎藥,如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如撲熱息痛(Paracetamol布洛芬(Ibuprofen)或者萘普生(Naproxen),可能有助於緩解疼痛。

    4. 其他治療方法:

    • 負壓傷口治療(NPWT:利用負壓裝置(抽吸或真空輔助閉合VAC)促進傷口愈合,減少分泌物。
    • 超聲波治療:利用超聲波技術促進組織修復和血液循環,幫助傷口愈合。

OT&P領康醫療建議

褥瘡(壓瘡)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健康問題。了解褥瘡的成因、分級以及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及照護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療褥瘡,減少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如有需要,歡迎預約我們的家庭醫生,確保得到適當的治療和護理。

立即預約

 

閱讀更多

New call-to-action

參考資料

1. 長照必懂的 – 褥瘡(懶人包). 愛長照. (26 June 201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3306

2. 正確姿勢之預防壓瘡.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7 August 202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lderly.gov.hk/tc_chi/carers_corner/caring_skills/prevention_of_pressure_sores.html

3. 褥瘡(壓瘡). 妙佑醫療. (24 May 202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bed-sore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5899

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

專家, 領康醫療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並非醫學意見。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