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 Vaccination Hong Kong
接種最新流感疫苗
  •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因此沒有建議。

黃斑病變

黃斑病變的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黃斑部位於在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中心,視網膜感官細胞最密集、最重要的視覺中心,如黃斑部位發生病變,視力會大受影響。黃斑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較多出現在50歲以上人士,尤其是本身深近視人士。病人會出現視力衰退,視野所見物體出現扭曲、變形,或對顏色感受出現異常,如沒有即時接受治療,最終或導致失明。

黃斑病變的成因

  • 年齡增長
  • 基因遺傳
  • 吸煙
  • 長期接觸猛烈陽光
  • 近視超過600度
  • 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的飲食習慣
  • 服用類固醇藥物
  • 高血壓糖尿病血脂過高等慢性病

黃斑病變的種類

近視
  • 眼球會隨近視加深而加長,而視網膜的細胞和組織不會因此而加深,故在拉扯下,變薄的視網膜的功能會受損,令黃斑部的感光細胞出現退化。

老年性 - 乾性 (佔80%)
  • 感光細胞退化
  • 視力逐漸模糊
  • 影像暗淡
  • 視力慢慢下降,有演變成濕性的風險

老年性 - 濕性
  • 視野中央出現黑點、盲點
  • 物件扭曲
  • 視力大幅下降,有致盲風險

黃斑病變的症狀

  • 影像顏色變淡、物件扭曲變形
  • 中央視力逐漸模糊
  • 影像中央有黑點

黃斑病變的診斷方法

  • 常規視力、眼前節檢查
  • 眼底鏡檢查眼底,新一代超廣角眼底拍照儀只需0.4秒,零創傷
  • 眼底螢光造影
  • 靛青綠血管造影
  •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阿姆斯勒柵格檢查 (Amsler Grid Test) 

  • 在光線充足及平均環境,把方格表放在視平線33cm的距離
  • 如本身有戴眼鏡,應佩戴眼鏡測試
  • 遮蓋一隻眼睛
  • 凝視中心點,留意附近線條有沒有暗點、變形、彎曲或斷裂
  • 換另一隻眼檢測

黃斑病變的治療方法

  • 注射抗血管增生藥物 (Anti-VEGF)
    眼內藥物注射,能使脈絡膜新生血管萎縮,消除黃斑部水腫、清除出血

  • 光動力療法 (PDT Photodynamic Therapy)
    把光敏劑注入血管中,將其激光活化後,能破壞病人眼底的異常血管,把血管封閉,減少血液和液體滲漏
     
  • 激光治療 (Laser)
    激光治療能破壞異常新生血管,減低新生血管滲漏、出血及水腫,但治療亦容易損壞黃斑部組織影響視力

黃斑病變的預防方法

  • 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 避免直視陽光
  • 戒煙
  • 少吃肥膩食物
  • 積極改善生活習慣


領康醫療建議

無論是乾性還是濕性黃斑病變,定期的眼科檢查都是必要的。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可以提升治療效率,有助於保護視力,讓視力盡快恢復。如果你發現視力有任何改變,例如直線看起來彎曲,或出現視野中央的暗點,應儘快就醫作詳細檢查,並接受適當的治療。

立即預約



閱讀更多

New call-to-action

參考資料

1. 老年黃斑病變. (2018, August 9). 中大眼科 CUHK DOVS. https://www.ovs.cuhk.edu.hk/zh/%E7%9C%BC%E7%97%85%E5%B0%8F%E5%AD%97%E5%85%B8/%E8%80%81%E5%B9%B4%E9%BB%83%E6%96%91%E7%97%85%E8%AE%8A%E7%97%85%E7%90%86%E5%92%8C%E6%B2%BB%E7%99%82/

2. 醫生的話 黃斑病變不乏年輕患者.  蘋果日報. (2010, November 16).  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FMNHQEY7X56E4M34S2TKX6DULU

3. 【蘋果基金】眼疾惡化黃斑病變 電鍍師傅盼見光明. 蘋果日報. (2018, December 15). 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KU7NF32IO3MBKKJZGTPD57O2TA

4. 香港激光矯視中心. (n.d.). Hklasereye.Com. Retrieved May 11, 2022, from https://www.hklasereye.com/tc/treatments/macular-disease

5. 黃斑病變. (n.d.). Org.Hk. Retrieved May 11, 2022, from http://www.projectconcern.org.hk/node/614

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

專家, 領康醫療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並非醫學意見。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