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大多數大腸癌由瘜肉開始,有些慢慢演變為癌症。大腸癌篩查可以及早發現瘜肉,在變成癌症之前將其切除,還有助於早期發現癌症,及早治療效果最好。政府推出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 50 至 75 歲及沒有大腸癌徵狀的市民接受篩查,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風險因素
大腸癌是由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引起,隨著年齡增長,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此外,還有一些其他風險因素可能會增加患病的機會。高風險人士應與醫生商討篩查方案,及早接受檢查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並及早治療潛在問題,尤其是大部分大腸癌由瘜肉演變而成的情況下,篩查更顯得重要。
常見風險因素包括:
- 年齡因素:年紀越大,患大腸癌的風險越高。
- 炎症性腸病:如克隆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等慢性腸道疾病。
- 個人或家族病史:包括大腸癌或大腸瘜肉的個人或家族病史。
-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缺乏運動、低纖維與高脂肪飲食等。
大腸癌篩查方法
常見的大腸癌篩查方法包括:大便隱血測試及大腸鏡檢查。現時,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 50 至 75 歲、沒有大腸癌病徵的香港居民在私營機構接受大腸癌篩查。首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如果大便驗出隱血,醫生會安排大腸鏡檢查。當然,大腸癌篩查或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引致不必要的憂慮或延誤治療,部分檢查程序亦可能引起副作用。
大便隱血測試 |
大腸鏡檢查 |
|
篩檢內容 |
檢測大便是否帶有肉眼察覺不到的微量血液,即使測試結果呈陰性,仍須繼續留意有否出現大腸癌的病徵,並按醫生指示每 2 年做 1 次大便隱血測試 |
醫生把幼管由肛門放入大腸,檢查前須服用瀉藥清腸 |
優點 |
測試較為簡單方便,只需按指示在家收集糞便樣本交回化驗便可 |
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作化驗和即時切除瘜肉 |
風險/ 限制 |
偵測早期大腸癌和大腸瘜肉的靈敏度分別只有約50%和不足10% |
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是情況十分罕見 |
中大首創以糞便細菌基因偵測大腸癌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在 2021 年公布一項全球首創的非入侵性檢測方法,透過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M3)偵測大腸癌,靈敏度可達 94%。此技術還可以偵測瘜肉復發,靈敏度超過 90%,解決大便隱血測試未能有效偵測瘜肉復發的問題。此外,細糞便細菌基因檢測只需在家收集糞便樣本便可,亦不用如大腸鏡般事前清腸。
預防大腸癌
奉行健康的常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助預防或減少患大腸癌的風險,例如:
- 多吃全穀類、豆類、水果和蔬菜等高纖維食物
- 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類
- 恆常運動
- 保持健康體重及腰圍
- 避免煙酒
為更有效防治癌症,建議 50 至 75 歲的一般人士與醫生商討,並考慮使用以下任何一種檢測大腸癌的篩查方法:
- 每1至2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
- 每5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
- 每10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領康醫療提供各類型身體檢查,有助追蹤健康狀況和及早發現潛在的身體問題,包括大便隱血測試。如有任何疑問或出現相關徵狀,請諮詢醫生。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1. Mayo Clinic. (2021). Colon cancer screening: Weighing the options. Retrieved May 10, 2022,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lon-cancer/in-depth/colon-cancer-screening/art-20046825
2. 衞生署. (2018). 預防大腸癌. Retrieved May 10, 2022, from https://www.colonscreen.gov.hk/
3. 香港中文大學. (2021). 中大嶄新技術 以糞便細菌基因偵測大腸癌及瘜肉復發 靈敏度逾九成. Retrieved May 10, 2022, from https://www.med.cuhk.edu.hk/tc/press-releases/cuhk-develops-a-novel-faecal-test-that-can-detect-polyps-and-early-colon-cancers-with-sensitivity-over-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