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電子報現正可聼。
背景
香港政府目前正在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大規模篩查。 然而全民檢測計劃的執行存在著某些公認的障礙[1]。
我們對此進行了電子郵件調查,目的是研究香港市民當前對檢測計劃的看法。我們的目標是尋找當前潛在的檢測障礙,以便我們為患者提供資訊,並向衛生署的醫學同事提供有證據支持的相關分析。
方法
該調查由一份電子問卷組成。 問卷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給了3,044名患者。 該群體代表了我們與香港大學先前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自願測試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的患者隊列。 問卷持續進行了48小時,包括大規模檢測計劃的前一天和第一天。
結果
我們共收到了1,013份回應,回應率為33%。回答該調查問卷的人群大多是年齡較大的患者。在完成調查的患者中,目前有72%的年齡在35-59歲之間。毫不驚奇的是,人口統計學代表了一個國際化的隊列,其中84%的患者在香港居住了6年以上,而44%的患者在香港出生,或在香港生活了20年以上。
在已回應的患者中,有19%表示他們打算預約測試,而81%表示不會。測試的意圖因由年齡的高低和居住時間的長短而有所不同。年齡在19-34歲的患者(9%)和在香港居住5年或更短時間的患者(13%)比35-59歲的患者(19%)和在香港生活了超過20年的患者(22%)預約病毒檢測的可能性較小。年齡和居住時間和測試意圖之間顯然存在一些關聯性。在香港出生的患者最有可能預約測試(24%)。
對以下問題的回答:你認為香港衛生署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管理狀況如何?如下所示。評分範圍從1 *(差)到10 *(優秀)。
香港衛生署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管理狀況如何? | ||||||||||
評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百分比 | 1.97% | 1.58% | 3.36% | 4.84% | 8.69% | 12.34% | 26.16% | 26.46% | 9.28% | 5.33% |
圖1:按照年齡的分類:「香港衛生署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管理狀況如何?」
以下圖表總結了未進行檢測的原因:
原因 | 總數 | 百分比 |
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我擔心自己會被送往醫院和/或家人或親密接觸者被隔離 |
291 |
35.49% |
我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證據進行大規模檢測 |
189 |
23.05% |
我對個人數據和DNA的安全性感到擔憂 |
162 |
19.76% |
我傾向於不作解釋 |
24 |
2.93% |
我對檢測的準確性存疑 |
24 |
2.93% |
我先前已接受過檢測 |
19 |
2.32% |
我對檢測環境感到擔憂 |
13 |
1.59% |
其他 |
98 |
11.95% |
討論
這項調查顯然具有局限性。 該調查是對測試意圖的評估,而不是回顧性審查。 領康醫療人口並不能真正代表香港人口。 該隊列更國際化,受教育和社會經濟因素影響較大,並且年齡較大。 該調查隊列已經自願參加了一項年齡分層研究,因此,年輕患者的回應人數不足。 這是否是問卷調查設置的缺陷(電子郵件vs.其他社交媒體),還是年輕患者群體不太願意表達意見,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年齡似乎與檢測意圖相關。 至少在這個人群中,年輕患者的接受檢測可能性較小。
這批病人對香港衛生署在病毒大流行中的表現上總體持樂觀態度。評分的中位數為7/10,67%的患者的評分為7/10或更高。儘管人們事前對政府的疫情處理普遍持肯定態度,但大規模檢測計劃的預期採用率(19%)相對較低。將這個評分和香港最終進行檢測的人數對比,其代表性值得探討。
不進行測試的最重要原因是擔心必須住院或隔離近距離接觸檢疫(35%)。對於家庭而言尤其如此,對開放式問題的回復中最常見的評論是擔心與孩子分開。對於19-34歲的患者,有54%的人認為隔離是檢測的最大顧慮。人們的日常輿論也和該數據相符合。允許親密接觸者和無症狀的陽性病例在家中接受隔離,很有可能使得社區的自願檢測率大大上升。
在當前情況下,對檢測計劃的有效性的懷疑是人們給出的第二大最普遍的原因(23%)。這種解釋在年輕患者中較不常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是60歲以上的最常見原因(42%)。許多醫生對目前的計劃表示懷疑。關於對整個人群進行測試而不是對高風險人群進行選擇性抽樣的影響,存在著真正的學術爭議。當患病率較低時,也存在有關廣泛測試的積極預測價值的問題。這是一個技術問題,這意味著即使使用目前可用的最佳測試,隨著任何情況的發生,陽性結果出現假陽性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醫學專家之間普遍同意,進行更多的測試是好的,並且認爲現在所使用的測試是有效的。醫學上的爭論實際上是關於人群抽樣,測試時間和成本效益的辯論。
對個人數據或DNA安全的擔憂是該調查中人們第三大的最常見擔憂(20%)。
最終,教育和準確的信息是控制傳染病流行的關鍵因素。各方面的衛生干預措施的政治化都有可能損害公眾對公共衛生機構的信任,從而損害民眾的健康。我們一直認為香港在傳染病管理方面擁有世界一流的體系和專業知識。在公共衛生,病毒學和流行病學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這一傳統已得到國際認可。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必須在香港社會、文化和經濟需求的特定背景下,對疾病、個人和衛生系統日益加深的認識與措施所造成社會和經濟成本之間取得平衡。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1. Raffle, A., Pollock, A., & Harding-Edgar, L. (2020, August 20). Covid-19 mass testing programmes. Retrieved September 03, 2020, from https://www.bmj.com/content/370/bmj.m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