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 5 至 11 歲的兒童可接種新冠疫苗。有觀點認為,青少年和兒童接種疫苗的最大原因可能是為了預防新冠後遺症。與成人相比,他們通常被認為具有較低的住院風險和死亡率,但亦不能忽視其感染風險。香港中文大學去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幼兒的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都偏高,有可能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擊退病魔後,康復者還要面對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有待更多兒童新冠後遺症的研究
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後,一系列症狀也持續存在,例如疲勞、頭痛、腦霧和呼吸急促。這些症狀在感染後持續幾個月,統稱為「長新冠」。儘管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就「長新冠」定義,但尚未就兒童和青少年的長新冠症狀有明確描述。像成年人一樣,年輕人亦可能出現長期症狀,但青少年的研究比成人少得多,11 歲以下兒童的研究更少。科學期刊《自然》網站上的一篇文章敦促,有迫切需要對長新冠和兒童進行更多研究。當然,獲取 11 歲以下兒童的數據存在困難和挑戰,因為招募兒童進行試驗要獲得父母或監護人的知情同意。
記憶力減退常見於青少年康復者
國際權威期刊《刺針》在今年 2 月發表的研究,針對確診青少年(15-18 歲)的健康狀況調查,包括長新冠的症狀。研究邀來 121,572 名青少年參加這項研究,其中 24,315 人被納入病例組,97,257 人為對照組。病例組最常見的長新冠症狀:
整體來說,病例組的參與者比對照組的症狀持續時間更長——例如胸痛、呼吸困難、咳嗽、頭痛、喉嚨痛和頭暈,而病例組請病假天數和缺課時間比對照組更多。此外,47.8% 的參與者在新冠感染後 8 週內報告了至少一種症狀,而症狀的數量和嚴重程度似乎隨時間的推移而減少。
女性更多出現新冠後遺症
與男性參與者相比,女性參與者在病例組和對照組中都有更多的症狀,過去的研究亦發現類似的結果。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女性和男性青少年所報告的焦慮、抑鬱高於疫情前,生活滿意度亦減少,而女性參與者更為明顯。
研究還發現,與病例組相比,對照組有更多關於皮疹、情緒波動、黑眼圈和嘴唇乾裂的報告。對這些症狀差異,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對照組對新冠疫情有更大的恐懼,加上由於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令日常生活更加受限。
如受長新冠症狀困擾,歡迎聯絡我們的長新冠諮詢團隊,助你詳細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及潛在的健康風險,從而制訂個人化的保健計劃,以綜合保健療法助你回復身體的最佳狀態。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1. Kikkenborg Berg, S., Dam Nielsen, S., Nygaard, U., et al. (2022). Long COVID symptoms in SARS-CoV-2-positive adolescents and matched controls (LongCOVIDKidsDK):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Retrieved February 10, 2022, from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hi/article/PIIS2352-4642(22)00004-9/fulltext#seccestitle190
2. Nature. (2022). Long COVID and kids: more research is urgently needed. Retrieved February 10, 2022, fro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0334-w
3. 香港中文大學. (2021). 中大醫學院研究指幼兒成為新冠病毒「隱形傳播者」的風險不容忽視 病毒載量及帶活性病毒的比例偏高 持續帶活性病毒的時間極長. Retrieved February 10, 2022, from https://www.med.cuhk.edu.hk/tc/press-releases/cu-medicine-study-suggests-toddlers-are-at-high-risk-of-being-silent-spreaders-of-sars-cov2-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