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亢進,簡稱甲亢(Hyperthyroidism),是甲狀腺荷爾蒙過多導致的疾病。越食越瘦、眼凸和手震都是患甲狀腺亢進症狀。甲狀腺亢進原因可能由自體免疫疾病、甲狀腺炎或壓力引起。長期甲狀腺功能亢進而未經治療可造成嚴重併發症,包括心臟衰竭和最嚴重的甲狀腺風暴,因此患病必須及早求醫治療。
甲狀腺亢進症狀有哪些?
甲狀腺亢進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女性患病機率比男性高3倍。甲狀腺亢進會令新陳代謝加快,造成全身不適,可參考以下甲亢症狀自我檢查:
- 眼凸
眼球凸出是甲狀腺疾病的經典症狀,比較常見在葛瑞夫茲氏病的患者身上,有這個症狀的患者必須戒煙,否則可能會惡化 - 體重減輕
因代謝速度加快,即使大量進食體重仍會減輕 - 心跳過快、心房震顫
由於代謝過快、人體無法負荷,所以可能出現心跳過快或心律不正,久而久之會令全身血液循環變差,出現浮腫或心臟衰竭狀況 - 食慾增加
為了維持代謝過快身體所需能量,患者通常會食慾大增
其他可能出現症狀
若甲狀腺亢進患者長期沒有接受妥善治療,可能會演變成甲狀腺風暴,出現高燒、心臟衰竭等現象,致死率可能高達20至30%。
3大甲狀腺亢進原因
患上甲狀腺亢進的3大高風險因素包括:
格雷夫斯病
- 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會刺激甲狀腺產生過多的四碘甲狀腺素(T4),是甲亢最常見的原因
功能亢進甲狀腺結節
- 甲狀腺一個或多個腺瘤產生過多的 T4 ,腺瘤與其他部份隔離,形成可能導致甲狀腺腫大的良性腫塊
甲狀腺炎
- 由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甲狀腺會在懷孕後發炎,炎症會導致儲存在腺體中的過量甲狀腺激素洩漏到血液中
除了上述3大高風險因素,遺傳基因、免疫系統問題、情緒壓力、攝取過量的碘或使用來歷不明、含有甲狀腺素減肥藥,都可能引致甲亢。
甲狀腺低下多見於60歲以上女性
除了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也可能因送出太少荷爾蒙,令身體細胞缺乏活力、新陳代謝減慢,出現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狀腺低下、甲低)。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甲狀腺減退症,但較易發生在長者身上,特別是60歲以上的女性。
你可參考以下甲狀腺機能減退的病徵作自我檢查︰
甲狀腺低下原因
- 遺傳,尤其女性患者的遺傳機率更大
- 三餐不定時,常吃生冷食物
- 工作壓力大,刺激甲狀腺體
- 體內缺碘而導致甲狀腺激素不足
- 服用過量抗甲狀腺素藥物
治療甲狀腺亢進vs甲狀腺低下
甲狀腺亢進的治療有3種:- 服用「抗甲狀腺藥物」
抑制甲狀腺製造過多甲狀腺素,可控制病情但無法根治,部分病人一輩子都需要持續服藥,也有部分病人可停藥數年 - 放射碘治療
吃放射碘慢慢破壞甲狀腺細胞,需配合服用補充甲狀腺素藥物,以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平衡,通常不會再復發 - 開刀切除甲狀腺
切除甲狀腺,但甲狀腺開刀可能會傷到喉嚨神經,造成聲音沙啞,或傷到副甲狀腺,發生率大約1至3%不等
目前甲狀腺亢進以口服藥物為第一線治療,如藥物無法控制,或個人體質對藥物的副作用特別嚴重,則可能考慮開刀。
至於治療甲狀腺減退,醫生通常都會建議患者每天口服合成甲狀腺荷爾蒙補充劑,或稱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患者或需終生服藥。
甲狀腺藥停藥復發機會大?
甲狀腺亢進為自體免疫疾病,暫時無法完全被治癒,但經過治療後部分人終生不會復發;部分人因不良生活作息或其他因素,可能在3至5年後復發。甲狀腺亢進患者需要維持良好生活作息、適度舒壓。
預防甲狀腺亢進復發生活習慣
- 控制生活壓力、作息定時
- 注意防曬、通風,不要在烈日下出門,少去悶熱不通風的地方
- 飲食均衡及經常運動
- 如病因是甲狀腺過度活躍,飲食禁忌方面要限制食用高含碘量食物,如海帶、紫菜、蝦、蟹或貝殼類食物等
甲狀腺亢進或減退是甲狀腺荷爾蒙失調導致的疾病,延誤治療可造成嚴重併發症。如出現上述提及的甲狀腺功能失調病徵,應及早諮詢你的家庭醫生作診斷及治療。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1. Health. (2022, June 22). 甲狀腺亢進的三大原因!治療與生活對策,遠離甲狀腺風暴. iHealth 健康報報; iHealth. https://www.ihealth.com.tw/article/%E7%94%B2%E7%8B%80%E8%85%BA%E4%BA%A2%E9%80%B2/
2. Ng P. 甲狀腺跟荷爾蒙的關係/ (2020, March 9). . HEALTH GENE LIMITED. https://www.healthgene.com.hk/%E7%94%B2%E7%8B%80%E8%85%BA%E8%B7%9F%E8%8D%B7%E7%88%BE%E8%92%99%E7%9A%84%E9%97%9C%E4%BF%82/
3. 甲狀腺機能亢進會好嗎?手術、藥物怎麼選?. (2019, April 30).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47975
4. 【醫家有Say】食量變大但消瘦 可能是甲狀腺出事. (2019, September 25). 蘋果日報. 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WXFNBOGDUO2CJXH5FEHUR3XZUI
5. 頭頭是道:甲亢(袁寶榮). (2021, May 7). 蘋果日報. 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2SMVONEKYVH3TN5PCMDJWWDV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