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 Vaccination Hong Kong
接種最新流感疫苗
  •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因此沒有建議。

胰臟炎

胰臟炎的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胰臟位於胃的後方,會分泌蛋白酶等消化酵素和胰島素,調節身體如何使用食物獲取能量。酗酒、膽結石暴食都可能導致胰臟發炎,胰臟炎主要症狀包含上腹痛、噁心和發燒,容易被誤判是消化系統問題,如未經治理病情嚴重或會致命。

胰臟炎的成因

  • 酗酒
    過量酒精會令胰管產生蛋白栓子,阻塞胰管,或令總膽管的開口處鬆弛,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就從鬆弛處倒流進入胰管,終引起發炎

  • 膽結石
    香港胰臟炎患者較常見成因。膽結石卡在總膽管的出口,胰液從胰管輸送往十二指腸協助消化時受阻,造成急性發炎,引起強烈上腹痛

  • 代謝異常
    高三酸甘油酯症及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代謝異常疾病可能會引起胰臟炎

  • 藥物副作用
    磺氨類藥物、口服避孕藥以及四環黴素等藥物副作用可能會引起胰臟炎

  • 暴食
    長期暴飲暴食會使體內三酸甘油脂飆高,而富含三酸甘油酯的乳糜微粒或會堵塞胰臟的微細血管;或因應大量消化需求,令許多未成熟的消化酶在胰臟被活化而導致發炎

  • 其他原因
    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胰臟癌和先天性膽管或胰管異常等

胰臟炎的種類

  • 急性胰臟炎
    大多因為胰臟外分泌腺細胞遭破壞或胰臟消化液分泌管阻塞壞死所致,10-20%嚴重胰臟炎會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有很高的死亡率

  • 慢性胰臟炎
    經過急性胰臟炎的反覆發作後產生漸進性病變,發炎過程導致胰臟組織結痂及鈣化

胰臟炎的症狀

急性胰腺炎的體徵和症狀包括︰
慢性胰腺炎的體徵和症狀包括︰
  • 上腹部疼痛
  • 進食後腹痛更嚴重
  • 突然變瘦
  • 大便油膩有臭味

胰臟炎的診斷方法

  • 血液檢查
    分析血球計數、血清澱粉酶、脂肪酶、肝功能和血清鈣等數據

  • 腹部超聲波、電腦掃瞄
    檢查胰臟並尋找膽結石或胰管問題

  • 腹部或是胸部X光造影
    幫助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內視鏡膽胰管攝影術
    適用於診斷膽石性胰臟炎

  • 糞便檢查
    測量糞便所含的脂肪,因慢性胰臟炎會造成糞便中脂肪過多

胰臟炎的治療方法

  • 禁食幾天,期間或需吊鹽水
  • 止痛藥
  •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
  • 體外震波碎石術
  • 膽囊切除術
  • 胰腺手術

胰臟炎的預防方法

  • 規律飲食,勿暴飲暴食
  • 節制飲酒
  • 避免濫用藥物及毒品
  • 高血脂患者必須控制飲食及服用降血脂藥物

領康醫療建議

胰臟炎是常見疾病,惟症狀不算太明顯,容易被誤會成一般的消化問題。胰臟炎病情或會急轉直下,嚴重者隨時會致命。故一旦出現上述胰臟炎症狀,請隨時與我們的醫生預約諮詢及檢查,找出根本原因。

立即預約

 

閱讀更多

Gastroenterology CTA

參考資料

Acute pancreatitis. (n.d.). NHS UK.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2, from https://www.nhs.uk/conditions/acute-pancreatitis/

Pancreatitis. (Sept. 16, 2021). WebMD.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2, from https://www.webmd.com/digestive-disorders/digestive-diseases-pancreatitis

Pancreatitis. (Sept. 24, 2021). Mayoclinic.Org.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2,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ancreatiti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60233

病症及治療 - 健康指南 -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n.d.).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2, from https://www.hkah.org.hk/tc/education/conditions-and-treatments/id/475

肝膽胰疾病易誤當胃痛. (n.d.). 蘋果日報.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2, from https://collection.news/appledaily/articles/HJYG7VGHC7LEA722OYRWN2NG5I

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

專家, 領康醫療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並非醫學意見。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