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歐德維醫生撰寫
在上一篇文章,我曾質疑Omicron病毒會否改變香港公共醫療措施。在過渡至正常生活期間,一如意料,感染確診個案上升,令本港默默接受「零確診」的挑戰,並把措施重新命名為「動態清零」。而本文描述了之前文章所提及的第二種情況。
不論是抗疫策略是計劃之內或被逼實行,考慮所有狀況如何應對,包括過渡至Plan B,都是合理的。這篇文章解釋了明顯不願接受數據不斷發展所反映的問題,並描述Plan B會是怎樣。
對於香港如何抗疫,普遍國際分析幾乎指出這完全和外交政治操控有關。無可否認,這被本地和地緣政治所混淆。雖然政治論述這方面已超出我的專業範圍,但我的確發現大部分的評論都是以還原論為主。中國向來有計劃公共衛生政策的傳統,而從科學角度來說,「零確診」策略確實適合2021年夏季前的香港和中國。不論對外政策如何合理化冬奧,在 2021-22 年冬季繼續控制疫情,可能對中國來說,仍然是最好的公共衛生策略。這樣可爭取多點時間待全球病毒量降低,同時提高當地疫苗接種率和改善醫療基礎設施,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基於政制和人口的結構問題,都反映在社會經濟和「零確診」策略影響方面,香港和內地的情況並不相同。而即使中國有能力執行「零確診」,Omicron仍有可能找到免疫缺口。無論開關如何在政治和經濟上帶來好處,科學證據早已反映香港最好採用其他策略,為何科學觀點沒有大幅推動政策改變?
在一篇評論中,我對香港的抗疫政策提出批評,總結如下:
有關專家:整體來說,香港的新聞報導水平一直都很差。
有些觀點缺乏理據、情緒化和投機。
媒體和醫療業內對醫院專家的評價有部分是歸因於醫療結構,在這種結構中,政治權力基礎幾乎完全掌握在那些醫院專家手中。.
醫院和以醫院為基礎的醫學專業對個別病人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對社會整體的健康水平帶來的貢獻甚微。
在這環境下,99.98% 的人口沒有生理上遭受病毒影響,但大部分都在心理和社交方面曾受影響。這樣可以想像,經濟、社會和心理影響在香港造成的損害死亡率最終將大於疾病本身。
我在2003年5月在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季刊撰寫那篇評論。文中所提及的新疫症是SARS[1].
很多問題仍存在至今。 香港擁有國際知名的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專家。在2021年8月,來自香港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肖靜怡, 高本恩教授和梁卓偉教授,在英國醫學期刊一起撰寫了一篇題為「transitioning from Covid-19 to sustainable endemnicity in East Asia」的文章[2].
我們甚至可以說,最終接受新冠肺炎成為風土病可能是所有國家唯一可預見的結果。
持續風土病較常稱為「與病毒共存」。除香港和內地外,所有曾經採取「零確診」國家/地區都已採用這策略,為何香港不聽從自己公共衛生專家的意見?
就如我之前所提出,沒有應對的「零確診」策略會在公共醫療方面無意中產生負面後果。
以下是應付新冠疫情時應優先處理的事項:
1.提升老弱社群的疫苗接種率
2.提升老弱社群的疫苗接種率
3. 提升老弱社群的疫苗接種率[3]
在過去3個月,雖然老弱社群的接種率從15%增加至30%,但依然是發達國家中屬最低的地區。除了為接種率帶來負面影響,我們把焦點放在封鎖邊境以防止病毒入境,都屬負面溝通和一味責備。最近的爆發完全是預料之內,那是由毫無根據的21天酒店隔離政策所引致,不論是機組人員,還是倉鼠,現在都是圍繞尋找代罪羔羊的論述,全都把重點轉離具科學根據的政策。
在有關強制接種疫苗的文章中,我曾提及決策模式背後的原理。
行為經濟學改變了我們對人類決策模式的理解。 最重要的教訓之一是人類行為是不理性,但是可以預測的。我們都受到認知或啟發偏差影響。 在疫情中,這種偏差,包括從眾行為、確認偏差和許多現狀偏差的例子隨處可見。 即使數據不斷變化,現在將國家從黑名單中刪除或改變隔離時間還需要多長時間? 積極正面的選擇現在變成了恢復正常,這給決策者帶來了風險,因此讓事情保持原貌是容易得多。
看來不斷變化的Omicron病毒數據本身會主導決策方向。不願考慮「零確診」以外的策略並不是審慎的表現,我們真的要開始預備Plan B,同時考慮讓公共衛生、社區健康及行為經濟學專家來參與制定計劃的討論。
答案: 減輕 Omicron 對醫療系統的影響和開始採取「與病毒共存」。
首先,意識到通關和讓新冠病毒消退目前是不可行是很重要的。雖然Omicron的確看來只會引發較輕微病症,但只是相對輕微而已。在目前的疫苗接種率下,如果疫情爆發,我們的醫療系統會在數星期內不勝負荷,即使我們堅持當前的「零確診」策略,醫療系統也有可能在幾星期內受壓,因 Omicron傳染力太強了。我希望我的看法是錯的,但如果目前策略沒用的話,考慮其他策略都是合理的事。
首項需要即時展開的過渡措施是坦誠和開明地解釋不同情況下的應對政策選項。有關公共醫療的資訊應該是正面、可靠、明瞭目前存在不確定因素,以及預備將來會隨數據改變的政策。營造肯定「零確診」成效的假象是不誠實的。人們會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人們應該明白這點並加以討論。困難之處是要平衡公共醫療措施和疫症所帶來的損失。 我們不能無視所有意外後果和成本來檢視公共醫療措施帶來的後果:除了經濟影響,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影響包括延遲入院求診、手術,以至兒童在社交和教育的發展都是要考慮的後果。而貧窮依然是人口健康中最重要的因素。
政府必需明瞭「零確診」只是短期措施,旨在提高疫苗接種率。接種疫苗是有效的,而且是唯一長遠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其他地區為借鏡。新加坡已展開完善的過渡計劃,最近一篇文章詳述日本抗疫時與居民好好溝通的重要性 [4]。專注於避免使用電子產品、身處密閉空間、 擠逼地方和親密接觸成為受廣泛認同的全國公共醫療原則。
提升整體疫苗接種率最重要的因素是適當教育和對政府或醫療系統的信任。有關疫苗好處的資訊必須更正面,並在資訊中可善用非金錢誘因。 老人家需要明白如果醫療系統崩潰,他們的子孫將面臨重大威脅。保護醫療系統的最佳方法是老人家和長期病患接種疫苗。 我們應該考慮金錢上的誘因,可以是在特定日子前預約接種第1針可得到資助,並會在接種第2針後才發放第2筆資助。 但在確診Omicron個案激增這個潛在風險下,這樣做並不足夠。即使我本身對強制接種感到不安, 就如我在之前文章提及, 老人家和長期病患未接種疫苗的風險會令醫療系統崩潰,這個影響大得令我相信針對性強制接種疫苗不只是合理,而且是必須的。這種措施應即時生效,並以推高身體虛弱人口的接種率為主要目標,沒打針便不能上茶樓。
保持社交距離是為了減少染疫的機會。隨著Omicron快速擴散,本質上我們需要根據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來改變社交距離限制的程度。而理想情況下,我們應該以讓學校繼續面對面授課為目標,但同時鼓勵公司容許員工在家工作和作出針對性的防疫限制。
最終我們需要考慮從集中管理(法例上強制測試和隔離)轉向自願機制。追蹤個案和截斷傳播鏈依然是抗疫的主要元素。目前機制在相對較低的每日病例臨界點下將承受巨大壓力。再次重申,抗疫策略可以是有計劃下進行,或因情況被逼改變。除了醫護人員和測試資源嚴重不足,繼續讓密切接觸者長期隔離都可能抑制自願測試意願;大量主要勞動人口接受隔離可能威脅到城市的經濟命脈。
把所有確診個案送往醫院治療和把所有緊密接觸者進行隔離在「零確診」策略實施初期有效,但由於Omicron傳染力增加,這種方法很有機會最終變得沒用。疫情已經令病毒接觸追蹤系統超出負荷,現時我們還未缺乏隔離設施的唯一原因是我們封鎖染疫大廈。在某些時候,我們可能需要改變戰略:有症狀和測試呈陽性的患者將需在家隔離大概5天或直到在家測試得到陰性結果為止,視乎哪種情況先發生。直接接觸患者的人則需要定期接受測試和自我隔離。
另外,邊境隔離可即時減至10天酒店隔離。隨著輸入個案的百分比下降至特定比率,或社區個案數字增長在可接受範圍之內,邊境隔離便可放寬。
採取「零確診」策略時,病毒測試的準確度至關重要。PCR測試的主要優勢是能準確診斷病症,但兩大缺點是 1) 需要時間獲得結果 2) 未能有效顯示受試者何時感染,大量市民因此長時間滯留在隔離設施和醫院。快速測試較不準確,而且沒PCR測試那樣能夠診斷病症,但是快速測試或是出色的公共衛生工具。這種測試的敏感性依然達98%以上,特異性達99%以上,但僅在疫情已經失控時歐美國家才廣泛使用。在香港可行的措施則是為市民提供免費快速測試,並鼓勵主要勞動人口和有症狀人士進行測試,如得到陽性結果便要隔離。雖然市民毋須強制隔離,但可自願在網上提供數據,方便當局追蹤疫情和計劃資源分配。至於PCR測試,我們可選擇性進行基因分型,一如英國和丹麥之前的做法。
香港現正以「零確診」為主要政策,如果是為了爭取推高疫苗接種率,再如計劃般過渡至正常生活的話,「零確診」是合理的。我們現在最少必須考慮Omicron的固有傳染性能否令「測試、追蹤和隔離」系統負荷過重。理想的情況下,策略上有任何轉變前,都應考慮以數據為依歸,以及明白哪些措施在香港或其他地方是不可行,並加以分析。 毫無疑問2021年夏季前「零確診」是適合香港的策略;如同時能在今年春季有計劃地過渡至與病毒共存會是更好的方案。但我們必須接受Omicron正不斷變化,如無視這些數據,Omicron,甚至另一種新變種病毒,都可能逼使我們改變抗疫策略。現在要謹慎實行的是向公眾交代不同狀況下會以不同策略應對,以及從身體最虛弱的群體開始針對性推高疫苗接種率。
1. Owens, D. (2003, May). SARS - The view from the community. The Hong Kong Practitioner. Retrieved January 25, 2022, from https://www.hkcfp.org.hk/Upload/HK_Practitioner/2003/hkp2003vol25may/editorial.html
2. Transitioning from covid-19 elimination to sustainable endemicity in East Asia. The BMJ. (2021, August 20). Retrieved January 25, 2022, from https://blogs.bmj.com/bmj/2021/08/11/transitioning-from-covid-19-elimination-to-sustainable-endemicity-in-east-asia/
3. OT&P Healthcare. (2022, January 10). Is Hong Kong's 21-day quarantine evidence-based or justified? OT&P – Internationally Accredited Medical Clinics in Hong Kong. Retrieved January 25, 2022, from https://www.otandp.com/blog/is-hong-kongs-21-day-quarantine-evidence-based-or-justified
4. Oshitani, H. (2022, January 24). What Japan got right about Covid-19.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January 25, 2022,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2/01/24/opinion/japan-cov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