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是一輩子的責任,懷孕期間和生產後,孕婦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和困難,可能導致產前抑鬱(Antepartum Depression)或產後抑鬱(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根據香港醫管局數字 ,產後婦女每100位就有10至15位患上產後抑鬱症,比很多人想像中普遍。面對產後各種挑戰,出現抑鬱情緒其實是很正常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害怕尋求幫助,及早去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有助改善產後精神健康。
產後抑鬱 VS 產後情緒低落Baby Blues
約50%產後婦女在產後幾天至一星期內會經歷情緒較大起伏,易哭,煩燥,對周圍事物敏感等情況。精神科陳文心醫生指出,你的身體由懷孕到分娩,短時間內經歷急劇的荷爾蒙改變,出現Baby Blues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大部份baby blues情況在產後第二至三周會回復正常。 如果之後持續出現以下抑鬱症狀,千萬不要自己一個面對,找你的親友、心理治療師或醫生聊一聊。
產後抑鬱原因
產後抑鬱症患者大多於產後4至6星期發病,症狀多樣化、發病時間可持續6至9個月,缺乏治療的話甚至超過一年。產後抑鬱與女性荷爾蒙在產後急速下降有關係,加上產後缺乏睡眠,不適應角色轉變產後身體創傷等,都是產後抑鬱的常見因素。
常見的產後抑鬱症PPD症狀如下:
- 持續情緒低落、沮喪或無故哭泣
- 對所有事物提不起興趣
- 心情緊張及急躁、非常容易發怒
- 感到焦慮、缺乏自信心、自責內疚
- 欠缺動力、就算休息足夠仍容易疲倦
- 飲食習慣改變,體重驟降或暴升
- 反應遲鈍、心神恍惚
- 思想負面,感到萬念俱灰
- 出現自殺念頭
- 過分擔心自己的孩子,或對孩子失去興趣
- 恐懼bb哭聲,抗拒與bb親近,感到不能應付生活
- 討厭孩子,認為生育帶來不幸
- 嚴重患者會有妄想病徵,甚至出現殺嬰念頭
愛丁堡產後抑鬱症評估量表
如產後媽媽情緒不穩,不肯定問題嚴重程度,你可根據自己最近一週狀況來回答下列10條問題,以答案分數的總和來粗略計算產後抑鬱程度。
- 我能看到事物有趣的一面,並笑得開心
3 完全不能 2 肯定比以前少 1 沒有以前那麼多 0 同以前一樣 - 我欣然期待未來的一切
3 完全不能 2 肯定比以前少 1 沒有以前那麼多 0 同以前一樣 - 當事情出錯時,我會不必要地責備自己
3 大部分時候這樣 2 有時候這樣 1 不經常這樣 0 沒有這樣 - 我無緣無故感到焦慮和擔心
3 經常這樣 2 有時候這樣 1 極少有 0 一點也沒有 - 我無緣無故感到害怕和驚慌
3 相當多時候這樣 2 有時候這樣 1 不經常這樣 0 一點也沒有 - 很多事情衝著我而來,使我透不過氣
3 大多數時候都不能應付 2 有時候不能像平時那樣應付得好
1 大部分時候都能像平時那樣應付得好 0 一直都能應付得好 - 我很不開心,以致失眠
3 大部分時候這樣 2 有時候這樣 1 不經常這樣 0 一點也沒有 - 我感到難過和悲傷
3 大部分時候這樣 2 相當時候這樣 1 不經常這樣 0 一點也沒有 - 我不開心到哭
3 大部分時候這樣 2 有時候這樣 1 只是偶爾這樣 0 沒有 - 我想過要傷害自己
3 相當多時候這樣 2 有時候這樣 1 很少這樣 0 沒有
上述10條題目總分 30 分,如果你的分數高過下列,需要考慮近期再次評估或找精神科專科醫生處理:
- 懷孕期間總分 13 分或以上
- 產後總分 10分或以上
不少新手媽媽都可能感到悲傷或因討厭孩子的情緒而自責,不願求醫甚至逃避情緒。精神科陳文心醫生解釋,產後情緒問題可以透過適當治療得到很大改善。求助並不代表心理脆弱,反而是一種堅強的表現。如果媽媽身邊的人察覺到問題,可多鼓勵她們尋求幫助,讓她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產後精神錯亂及殺嬰念頭
產後有殺嬰念頭有可能源於產後精神錯亂,是罕見但嚴重的產後精神病,平均每500位產後婦女才有1位病發,通常發生在產後第1至2星期,病情會迅速惡化,需立刻安排治療,否則對媽媽或嬰兒都可能有危險。
產後精神錯亂症狀:
- 情緒急劇變化
- 無故對着空氣說話
- 出現幻聽、幻覺
- 有被他人傷害的想法
- 有自殺及殺嬰念頭
產後精神錯亂屬於精神科急症。如懷疑產後媽媽有精神錯亂,應立即把嬰兒交由適合的家人照顧,盡快帶媽媽就醫。如情況危急,或需致電999召救護車送院。及早察覺病徵,接受適當心理輔導和藥物治療,可減低病症帶來的風臉。不過要特別注意,曾出現產後精神錯亂症,往後再懷孕復發率有三至四成。
如何避免產後抑鬱?
精神科陳文心醫生指出,要預防產後抑鬱,必須要調整產後生活期望和接受和以前不同的生活模式,以下列出一些避免產後抑鬱的建議:
- 懷孕前應有充分準備和安排,包括財務及心理成熟度
- 調整生活期望,理解嬰兒出生後生活模式或會和以前不一樣
- 盡量確保要有充足的休息,例如安排合適的人在產後幫忙料理家務和照顧嬰兒。初生嬰兒需要喂夜奶,應提早考慮安排人手輪更,讓媽媽補充睡眠。餵人奶的媽媽則可在喂哺後交嬰兒給家人掃風換片,爭取休息時間
- 調整對身體復原的期望,接受身體或暫時會有改變,包括肚皮鬆弛、出現潮熱、盜汗、產後脫髮、體重增加等變化
- 與伴侶及其他家庭成員溝通良好,在育兒方法上尋求共識
- 與其他家長溝通和分享經驗,建立支援網絡
- 保持健康飲食和作息
懷孕期間和生產後,孕婦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和困難,有機會出現產前抑鬱或產後抑鬱。如生產後持續情緒低落,應盡快尋求醫生協助,你可諮詢我們的精神科專科醫生或心理學家。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1. 孕產媽咪好鬱悶!!怎麼解決?-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 (2022, September 29). 擁抱心理. Retrieved December 6, 2022, from https://mental-hug.com.tw/post/postpartumdepression
2. 家庭健康服務 - {page_title}. (n.d.). Gov.hk. Retrieved December 6, 2022, from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woman/30098.html
3. 產前抑鬱影響分娩及胎兒. (n.d.). 產前抑鬱影響分娩及胎兒. Retrieved December 6, 2022, from https://www.eugenegroup.com.hk/article/detail/%E7%94%A2%E5%89%8D%E6%8A%91%E9%AC%B1%E5%BD%B1%E9%9F%BF%E5%88%86%E5%A8%A9%E5%8F%8A%E8%83%8E%E5%85%92
4. 精神健康學院 - 精神健康教育資料. (n.d.). Org.Hk. Retrieved December 6, 2022, from https://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2_03_08_chi.asp
5. 凌逸德. (2022, March 4). 殺嬰案|母親被暫控殺嬰曾指BB好嘈 醫生﹕產後半個月情緒最波動. 香港01.Retrieved December 6, 2022, from https://bit.ly/3Y1tS1i